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,践行“人民律师为人民”的服务宗旨,积极响应司法部党组对广大律师提出的“五点希望”,充分发挥律师在法治建设中的积极作用,8月26日,在全国第45个律师咨询日之际,市司法局、各县(区)司法局、市律师协会联合组织开展“公益法律服务·护航共富建设”——8.26全国律师咨询日公益法律服务活动。市司法局党组成员、副局长,市律师行业党委书记张燕、各县(区)司法局分管领导、市律协班子成员、相关业务科室工作人员及30余名律师代表在主会场和分会场,以实际行动践行责任担当,以专业智慧彰显法治情怀,以贴心服务传递民生温度,为法治攀枝花建设注入暖心力量。
倡议先行,聚力同赴。发布《法治护航促共富 践行公益显担当——攀枝花市律师协会关于积极开展“全国律师咨询日”公益活动的倡议书》,号召全市律师事务所、律师积极践行公益,主动走进社区、深入企业、走上街头为市民提供免费法律服务,从法律咨询到普法宣讲,从线上答疑到线下帮扶,用专业诠释初心、用服务传递温情,以实际行动弘扬法治精神。
双线联动,全域覆盖。线下,由市司法局、各县(区)司法局、市律师协会设置盐边县主会场和东区、西区、仁和区、米易县四个分会场,在社区榕树下、广场喷泉旁、农贸市场烟火里,律师以及公证处、仲裁委、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热心为现场市民答疑解惑;与此同时,各律师事务所也主动深入企业、社区、乡镇,搭建“微型咨询室”,免费为企业、市民解答法律咨询,帮助解决“急难愁盼”法律问题。线上,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24小时“不打烊”,“攀枝花掌上公共法律服务平台”AI律师实时弹窗答疑,律师们在短视频平台发布的普法小视频不断更新,市民指尖轻触即可与律师“云端握手”。
专业赋能,精准解惑。“法律集市”摆摊送法,在盐边县主会场,设置法律咨询、法治宣传、公证、仲裁、法律援助等主题摊位,公益法律服务队伍现场为群众送上法治大礼包,用方言俚语把法律知识讲成“家常话”。
“一对一咨询”精准解惑,在东区分会场,公益法律服务队伍围绕婚姻家庭、土地征补、农民工讨薪等法律问题,开展面对面、心贴心的法律“精准把脉”。
“案例释法”提升维权意识,在西区分会场,公益法律服务队伍化身“故事大王”,以案例解析生动讲解有关劳动合同签订注意事项、遗嘱效力要件解析、常见合同陷阱识别等实用法律知识。
“上门问需”服务特殊群体,在仁和区分会场,公益法律服务队伍主动走上街头流动宣传,采取互动问答、情景演绎等方式针对老年人、未成年人、妇女等群体开展财产继承、电信诈骗防范、未成年人保护、婚姻家庭、家庭暴力等方面问题的法律指导。
“权益护航”助力新就业群体,在米易县分会场,公益法律服务队伍聚焦快递物流员、网约车司机、外卖配送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障,开展专题法治宣讲与咨询服务。
“全国律师咨询日”的设定既是律师行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,也是向全社会普及法律知识、增强公民法治意识的重要契机。本次活动覆盖广泛、形式多样,除现场答疑外,还同步推广“攀枝花掌上公共法律服务平台”和“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”,详细介绍平台功能与使用流程,为群众带来智能化、可视化、便捷化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新体验,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、安全感与幸福感,受到广大企业和人民群众广泛好评。本次活动累计解答群众法律咨询300余人次,引导(协助)群众申请法律援助5人次,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,为攀枝花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贡献坚实的法治力量。